公告版位

下載 (90).jpeg

 

今日經文:出埃及記1:1-14

聖經速讀:利8、詩9、箴23、帖前2

 

以色列的眾子,各帶家眷,和雅各一同來到埃及。他們的名字記在下面。有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便雅憫、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凡從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約瑟已經在埃及。約瑟和他的弟兄,並那一代的人,都死了。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對他的百姓說:看哪,這以色列民比我們還多,又比我們強盛。來吧,我們不如用巧計待他們,恐怕他們多起來,日後若遇什麼爭戰的事,就連合我們的仇敵攻擊我們,離開這地去了。於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轄制他們,加重擔苦害他們。他們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和蘭塞。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埃及人嚴嚴地使以色列人做工,使他們因做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做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地待他們。(出埃及記1:1-14)

 

「活潑的生命」的進度今天來到了出埃及記,想當年家父回應上帝呼召讀神學院的經文就是出埃及記,這也是我小名摩西的由來。家祖父和家父因躲避共產黨的鬥爭,拋棄家人與產業孑然一身來到香港,從成功的商人變為漂泊的難民,最後根本放棄了奮鬥的意志,家父在人生的低谷中遇見了上帝,家祖父在家父身上看到上帝翻轉他的生命,因此家父決定終生服事上帝,以回報上帝的恩典。但是逃離鐵幕的他們,沒有想到有機會回到大陸探親,更從來沒有想過他們可以帶領全族的人相信耶穌、領受洗禮,甚至後來有人成為了傳道人。

 

出埃及記是上帝在以色列民族成就的大事,一開始的經文便紀錄了雅各十二個兒子的名字,他們的名字都被上帝紀念,上帝也紀念他們在埃及的日子,雖然後來被不信的法老王壓迫為奴,但他們仍然生養眾多、並且繁茂,雖然生活的條件很差,但他們還是極其強盛,滿了那地。基督徒就是屬靈的以色列人,雖然在這世界上的際遇各有不同,但上帝恩典的應許卻從不改變,讓我們更深的體會上帝的愛,以及祂的信實,因為祂的應許永不改變、必要實現。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named (25).jpeg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8:1-20

聖經速讀:利7、詩7-8、箴22、帖前1

 

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他的像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看守的人就因他嚇得渾身亂戰,甚至和死人一樣。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從死裡復活了,並且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看哪,我已經告訴你們了。婦女們就急忙離開墳墓,又害怕,又大大的歡喜,跑去要報給他的門徒。忽然,耶穌遇見他們,說:願你們平安!他們就上前抱住他的腳拜他。耶穌對他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往加利利去,在那裡必見我。他們去的時候,看守的兵有幾個進城去,將所經歷的事都報給祭司長。祭司長和長老聚集商議,就拿許多銀錢給兵丁,說:你們要這樣說:夜間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來,把他偷去了。倘若這話被巡撫聽見,有我們勸他,保你們無事。兵丁受了銀錢,就照所囑咐他們的去行。這話就傳說在猶太人中間,直到今日。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然而還有人疑惑。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20)。

 

昨天跟同工去採買復活蛋的時候,商家好奇的問我:是清明節要用的嗎?我回答說:不是,是為了復活節。於是簡單跟他分享了復活節的意義。清明節與復活節的日期很相近,卻是一個有趣的對比,一個是去死人的墳墓掃墓,一個是去掃墓時發現死人已經不在、已經復活了。

 

可惜的是,我們太忽略基督復活的意義了,復活是極大奇蹟,宗教領袖掩耳盜鈴的以為只要買通當時的兵丁就可以隱瞞這件事,但是耶穌的門徒最後被差遣成為福音的見證人,到處傳遞了耶穌復活的事實。門徒的行動更顯得耶穌復活是真實的,因為當耶穌死的時候,他們都鳥獸散了,如果耶穌沒有復活,這些門徒又合來的勇氣繼續傳揚福音呢?

 

昨天商家的反應也提醒我,周遭還有很多的人不認識耶穌,不知道復活節的意義,希望下次我不只是去買蛋的一個客人,也是介紹報好消息給他們的人。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7px-Descent_AgiaMarina.jpeg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7:57-66

聖經速讀:利6、詩5-6、箴21、西4

 

到了晚上,有一個財主,名叫約瑟,是亞利馬太來的,他也是耶穌的門徒。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彼拉多就吩咐給他。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就是他鑿在磐石裡的。他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就去了。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在那裡,對著墳墓坐著。次日,就是預備日的第二天,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來見彼拉多,說:大人,我們記得那誘惑人的還活著的時候曾說:三日後我要復活。因此,請吩咐人將墳墓把守妥當,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門徒來,把他偷了去,就告訴百姓說:他從死裡復活了。這樣,那後來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彼拉多說:你們有看守的兵,去吧!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他們就帶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馬太福音27:57-66)

 

耶穌為了全世界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他的死亡並不是一個終止而是一個開始,他的死亡在當時的社會和社群中興起了一陣漣漪,有一個跟隨耶穌的人公開表明自己是耶穌門徒的身分,就是來自亞利馬太的財主約瑟,當耶穌被抓之時門徒四散了,照理說隨著耶穌死亡,那些跟隨他的人也會慢慢消失,沒想到約瑟主動現身表明身分,為了耶穌的安葬預備了所有。

 

相對於亞利馬太約瑟的勇氣,那些宗教領袖則顯出了他們的懦弱,照理說他們的對頭耶穌已經死了,他的黨羽也四散了,照理說這應該是慶祝自己得勝的日子,沒想到耶穌的死帶給他們懼怕,所以他們千方百計的要求彼拉多把耶穌的墳墓封住,企圖用這種愚蠢的方式來防堵耶穌的門徒興風作浪。

 

亞利馬太的約瑟顯出真實信仰的寶貴,越在艱難的時刻越表明自己是耶穌的跟隨者,宗教領袖的態度則顯出他們信仰的虛假,在敵對勢力消退之時仍然沒有信心可以贏得勝利。求主幫助我們在困難的時刻仍然緊緊抓住上帝,而非在順境之時卻依然害怕失去。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 (89).jpeg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7:45-56

聖經速讀:利5、詩3-4、箴20、西3

 

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站在那裡的人,有的聽見就說:這個人呼叫以利亞呢!內中有一個人趕緊跑去,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葦子上,送給他喝。其餘的人說:且等著,看以利亞來救他不來。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到耶穌復活以後,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有好些婦女在那裡,遠遠的觀看;他們是從加利利跟隨耶穌來服事他的。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馬太福音27:45-56)

 

我們在看耶穌受難過程的時候,往往會過於強調十字架上的痛苦,甚至以前也曾聽過有人從醫學的角度來分析耶穌的死因,在在都顯示十字架是個非常可怕的酷刑,但我們不可忽略耶穌承受的並不只有肉體的痛苦,更大的痛苦是他必須暫時與天父分離,所以他在十字架上大聲吶喊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46節),從耶穌的生平之中,我們可以知道他與天父的關係有多麼地密切,但是耶穌卻為了愛我們的緣故,一方面要成為贖罪祭永遠的祭物,藉著他的流血使我們的罪得以赦免,一方面他藉著自己被天父離棄和隔絕,使得我們不致於被公義的上帝所厭棄,使我們可以與慈愛的上帝和好。

 

當耶穌斷氣的那一刻產生了許多的異象,包括了聖殿的幔子裂開了,甚至有些死掉的人復活了,這時候百夫長和一起看守耶穌的人看見了,反而宣告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54節),耶穌的死在人看來是一種失敗,但沒想到上帝卻使用耶穌的死使原本抵擋和不信的人開口承認他是神的兒子,這是何等奇妙的工作。

 

今天是受難日,求主幫助我們更深切的認識與思想耶穌基督在十字架為我們成就的一切,也讓我們將耶穌的愛分享給更多在肉體與心靈方面承受痛苦的人們!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590.jpg

 

先挑了一張老照片當作是今天的引子,還記得拍這張照片的時空背景,是爸爸受邀擔任按牧團的一員,在按牧典禮後我對爸爸說:「我長大也要當牧師」。雖然年紀稍長之後曾經想要逃避這個呼召,但我終究在1996年的4月1日進入教會成為全職傳道,只是沒想到一眨眼就過了廿五年。

 

四月一日是愚人節,有個同工對我說已經過了玩「愚人節」梗的年紀了,但愚人節對我來說就是全職紀念日,還記得當初用這段經文自勉:「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一27)。廿五過去,仍舊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愚拙的,能夠服事上帝完全是出於上帝的恩典。

 

小名摩西的我時常為了聖經中的摩西打抱不平,上帝花了八十年那麼長的時間預備、熬煉他,最後再用最後的四十年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當我自己服事了二十五年之後,才漸漸體會如果上帝不花這些年日熬煉我,我只會有更多愚拙的驕傲,只會犯更多的錯誤。直到最近也才能開始體會,原來摩西無法進迦南地不是上帝的懲罰而是上帝的慈愛,所以上帝並不看我手中的成就,而是藉著服事祂的過程,使我更明白祂是如此的愛我。

 

因為服事了二十五年,就不得不回頭看看我生命中的巨人~就是家父,大家口中的衛老牧師,他在救恩堂牧會了卅一年,又花了二十七年從事宣教工作,我這廿五年連他老人家的一半還不到,只能感謝上帝還留我、用我......。那就繼續用我的愚拙來顯示上帝的智慧,用我的軟弱顯出上帝的大能吧!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ng-of-Jews.jpeg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7:27-44

聖經速讀:利4、詩1-2、箴19、西2

 

巡撫的兵就把耶穌帶進衙門,叫全營的兵都聚集在他那裡。他們給他脫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紅色袍子,用荊棘編做冠冕,戴在他頭上,拿一根葦子放在他右手裡,跪在他面前,戲弄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又吐唾沫在他臉上,拿葦子打他的頭。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他們出來的時候,遇見一個古利奈人,名叫西門,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到了一個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髏地。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酒給耶穌喝。他嘗了,就不肯喝。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就拈鬮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裡看守他。在他頭以上安一個牌子,寫著他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當時,有兩個強盜和他同釘十字架,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從那裡經過的人譏誚他,搖著頭,說: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也是這樣戲弄他,說: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他。他倚靠神,神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因為他曾說:我是神的兒子。那和他同釘的強盜也是這樣的譏誚他。(馬太福音27:27-44)。

 

這週是受難週,靈修的經文也都是關於耶穌受難的記載,我們會發現耶穌對於別人的控告都不發一語,但是當所有審判者問到耶穌是不是基督,是不是猶太人的王時,耶穌都會直接承認,「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太26:63-64);「耶穌站在巡撫面前;巡撫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說:你說的是」(太27:11)到了今天的經文,儘管耶穌已經成為階下囚,成為死刑犯,上帝卻仍用不同的方式強調耶穌的君王身分,羅馬兵丁以戲謔的方式譏笑:「恭喜,猶太人的王啊!」(29節),釘耶穌的十字架上也有牌子寫道:「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37節)。

 

或嘲笑、或譏諷,或不信都不能否定耶穌是王的事實,他不僅是猶太人的王,也是全人類的王,只是這位萬王之王與世人想像的王完全不同,他既不以武力征服異國,也不以權柄統治萬民,他乃是一位仁慈的君王,為了他的百姓選擇留在十字架上,好成就天父救贖人類的偉大計畫。真正偉大的王不在於他的戰功彪炳,真正偉大的王在於保護他的子民至死方休。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092_国际福音传媒_耶稣在彼拉多面前.jpeg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7:11-26

聖經速讀:利2-3、約21、箴18、西1

 

他被祭司長和長老控告的時候,什麼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對他說:他們作見證告你這麼多的事,你沒有聽見嗎?耶穌仍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以致巡撫甚覺希奇。巡撫有一個常例,每逢這節期,隨眾人所要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當時有一個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眾人聚集的時候,彼拉多就對他們說:你們要我釋放哪一個給你們?是巴拉巴呢?是稱為基督的耶穌呢?巡撫原知道他們是因為嫉妒才把他解了來。正坐堂的時候,他的夫人打發人來說:這義人的事,你一點不可管,因為我今天在夢中為他受了許多的苦。祭司長和長老挑唆眾人,求釋放巴拉巴,除滅耶穌。巡撫對眾人說:這兩個人,你們要我釋放哪一個給你們呢?他們說:巴拉巴。彼拉多說: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他們都說:把他釘十字架!巡撫說:為什麼呢?他做了什麼惡事呢?他們便極力的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彼拉多見說也無濟於事,反要生亂,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眾人都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於是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他們,把耶穌鞭打了,交給人釘十字架。(馬太福音27:11-26)

 

在耶穌受難的過程中,有許多關鍵的角色,出賣耶穌的猶大是一個關鍵,昨天的經文描述他後悔的上吊自殺,今天的經文的關鍵角色其一是彼拉多,他是羅馬政府派任的巡撫,他有真正審判的權力,可是他並沒有忠於自己的權柄,沒有給予耶穌公正的審斷,反而因為害怕猶太人生亂,將有罪的巴拉巴釋放,將無罪的耶穌定了死罪,還自以為無罪的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24節)。

 

另一個關鍵的角色是那些以色列百姓,幾天前他們才如同君王般的迎接耶穌進城,沒想到幾天卻被人慫恿定耶穌死罪,更可悲的他們竟然自以為公義的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25),正應驗了先知所說:「我的名因無知識而滅亡」(何4:6),這些毫無分辨能力的民眾就這樣被人誤導和煽動,最後變成參與耶穌死刑的屠夫。

 

從猶大到宗教領袖,從彼拉多到猶太群眾,都成為促成耶穌上十字架的兇手,猶大出於貪心、宗教領袖出於嫉妒(參18節)、彼拉多出於沒有擔當、民眾則是出於無知。我們也沒有資格說,這是他們作的事情與我無關,因為耶穌正是為了我們罪而受死受難的。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5-638.jpeg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7:1-10

聖經速讀:利1、約20、箴17 、腓4

 

到了早晨,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大家商議要治死耶穌,就把他捆綁,解去,交給巡撫彼拉多。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什麼相干?你自己承當吧!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出去吊死了。祭司長拾起銀錢來,說:這是血價,不可放在庫裡。他們商議,就用那銀錢買了窰戶的一塊田,為要埋葬外鄉人。所以那塊田直到今日還叫做血田。這就應驗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他們用那三十塊錢,就是被估定之人的價錢,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買了窰戶的一塊田;這是照著主所吩咐我的。(馬太福音27:1-10)。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猶大在出賣耶穌之後不久就後悔了,只是他選擇了錯誤的方式來回應,因為他的自殺並沒有辦法解決罪的問題,反而使他走到萬劫不復的結局,這就彼得與猶大的差別,彼得三次不認主與猶大賣主的作為其實相去不遠,然而彼得與猶大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前者最後沒有放棄跟隨耶穌,最後得以再一次有機會蒙召。

 

許多時候,我們都會把焦點集中在出賣耶穌的猶大身上,他出賣耶穌的作為固然可惡,然而慫恿他出賣耶穌,用錢誘惑他的宗教領袖卻是比猶大更可惡的人。當猶大後悔要還錢的時候,這些宗教領袖卻事不關己的說:「那與我們有什麼相干?你自己承當吧!」(4節),可惡的作為不只這一件,他們自己也知道這個錢是污穢的,所以把這三十兩銀子買了一塊田作為埋葬客死異鄉之人的墳地,表面上是作一件善事,事實上是為了湮滅自己流無辜人之血的罪。

 

每個基督徒都有屬靈的影響力,我們要如何運用這些影響力呢?我們的言語、教導和作為動見觀瞻,這更提醒我們警醒於自己的每一個決定,也提醒我們不可濫用自己的權力誤導別人,卻又不敢面對自己的責任。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信我嗎.png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6:69-75

聖經速讀:出40、約19、箴16、腓3

 

彼得在外面院子裡坐著,有一個使女前來,說: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夥的。彼得在眾人面前卻不承認,說: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既出去,到了門口,又有一個使女看見他,就對那裡的人說: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彼得又不承認,並且起誓說:我不認得那個人。過了不多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人前來,對彼得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彼得就發咒起誓的說:我不認得那個人。立時,雞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馬太福音26:69-75)

 

彼得如同耶穌預言的三次否認了自己與耶穌的關係,這是一個徹底的失敗,這是一個一生的恥辱,經文的末了道出了彼得的心情:「他就出去痛哭」(75節),相信彼得的心情只差沒有像猶大一樣自殺謝罪而已。沒有多久之前,彼得還信誓旦旦的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太26:35)

 

其實,當耶穌被抓之時,彼得還有鼓起餘勇反抗,因為那個砍下大祭司僕人耳朵的人就是彼得,約18:10寫道:「西門彼得帶著一把刀,就拔出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那僕人名叫馬勒古」,但隨著劇情的急轉直下,彼得的恐懼勝過了他的勇氣,他的信心徹底的崩潰了,再也沒有辦法勇敢的承認耶穌,更遑論為耶穌犧牲了。

 

相對於彼得的徹底失敗,更凸顯了耶穌對彼得徹底饒恕與接納的寶貴,我們也與彼得無異,有多少次我們選擇放棄、選擇逃避,但耶穌對我們的接納也如同對彼得的接納一樣,一個徹底失敗的人卻被徹底接納,這就是耶穌基督無條件的愛,何等寶貴!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er600 (1).jpg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6:57-68

聖經速讀:出39、約18、箴15、腓2

 

拿耶穌的人把他帶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去;文士和長老已經在那裡聚會。彼得遠遠的跟著耶穌,直到大祭司的院子,進到裡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這事到底怎樣。祭司長和全公會尋找假見證控告耶穌,要治死他。雖有好些人來作假見證,總得不著實據。末後有兩個人前來,說:這個人曾說:我能拆毀神的殿,三日內又建造起來。大祭司就站起來,對耶穌說:你什麼都不回答嗎?這些人作見證告你的是什麼呢?耶穌卻不言語。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然而,我告訴你們,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大祭司就撕開衣服,說:他說了僭妄的話,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這僭妄的話,現在你們都聽見了。你們的意見如何?他們回答說:他是該死的。他們就吐唾沫在他臉上,用拳頭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說: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馬太福音26:57-68)。

 

民主時代連嫌犯的權益也會受到保障,所以有所謂的「拒絕夜間審訊」的條款,但耶穌時代的猶太公會並非沒有相關的制度,可是當大祭司的人馬可以帶著刀棒來捉拿耶穌,而且趁著夜間審問耶穌,還安排了許多的人作假見證來陷害耶穌,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場不公平的審判,像極了電影「少林足球」的片段。仔細想想,這些宗教領袖一時犯了十誡中的許多條例,然而為了除掉耶穌這個心頭大患,他們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相對於這些宗教領袖的處心積慮,耶穌並沒有為了自己辯駁什麼,因為他本來就是為了救贖世人,定意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唯有在詢問到耶穌的身分時,他給了這些人一個肯定的答案:「你說的是」(64節)。他就是那位彌賽亞,就是那位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穌不但預言了他的受死,他在這裡也預言了他將再來,屆時他再也不是受審的階下囚,而是審判這世界的榮耀君王。

 

而我們這些被耶穌揀選的基督使徒們,如今也被耶穌呼召走十字架的道路,雖然在世界中我們會面臨魔鬼的攻擊,但求主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好使我們在世的每一天都可以盡力地完成主所託付的大使命,並且期待人子駕著雲彩降臨的時刻來到。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