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any-are-called-few-are-chosen.jpg

 

今日經文:羅馬書11:1-10

聖經速讀:撒上9、羅7、耶46 、詩22

 

我且說,神棄絕了他的百姓嗎?斷乎沒有!因為我也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屬便雅憫支派的。神並沒有棄絕他預先所知道的百姓。你們豈不曉得經上論到以利亞是怎麼說的呢?他在神面前怎樣控告以色列人說:主啊,他們殺了你的先知,拆了你的祭壇,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神的回話是怎麼說的呢?他說: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如今也是這樣,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所留的餘數。既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這是怎麼樣呢?以色列人所求的,他們沒有得著,惟有蒙揀選的人得著了;其餘的就成了頑梗不化的。如經上所記:神給他們昏迷的心,眼睛不能看見,耳朵不能聽見,直到今日。大衛也說:願他們的筵席變為網羅,變為機檻,變為絆腳石,作他們的報應。願他們的眼睛昏矇,不得看見;願你時常彎下他們的腰。(羅馬書11:1-10)

 

我們在斷定兩造的是非時,為求公平起見,往往會有各大五十大板的論述,就是兩邊都有錯,誰都有相對的責任,所以呢?兩邊都該承受因著自己行為所帶來的結果,其實這並非真的公平,而是人們妥協之下的產物。

 

在前面的經文中,保羅論述了何以外邦人可以領受上帝的恩典,若從人的角度來看,既然以色列人不領情,那麼上帝就會棄絕他們,但保羅說:斷乎沒有!外邦人領受恩典並不代表了上帝棄絕以色列人,上帝非但沒有棄絕他的百姓,上帝仍然持續恩待那些仰望祂的人。保羅在此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保羅自己,雖然保羅也曾逼迫耶穌基督和他的教會,但上帝的恩典仍然揀選了屬於保羅這個純正的猶太人;第二個是例子是先知以利亞,他在與巴力的先知鬥法以後,向上帝控告以色列人對他的逼迫,但上帝親自對她說:「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由此看來,不論是以色列民或者是外邦人都有蒙主揀選的一群。

 

事實上,上帝揀選萬民都可以領受他的恩典,「既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為」,但仍然想要行律法稱義的以色列人就拒絕了耶穌,本非選民的外邦人也因著個人的任意妄為而拒絕福音。這樣看來,並非上帝棄絕了人們,而是人們拒絕了上帝,不是上帝沒有將恩典賞賜給人,而是人放棄了這樣的恩典,所以上帝再次「任憑」人們走向墮落。

 

這段經文也提醒了現在的基督徒,不要像以色列百姓心裡昏迷不能領會上帝的心意,不要眼睛昏矇看不見上帝的作為,不要耳朵發沉聽不見上帝的聲音,既已蒙恩就更當警醒度日,持續仰望耶穌基督的救恩,否則保羅的提醒以及耶穌的比喻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22:11-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行在光明中 的頭像
    行在光明中

    Walking in the Light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