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經文:路加福音18:1~8
聖經速讀:出12:29~51、路15、伯30、林前16
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說:某城裡有一個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裡說:我雖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他伸冤吧,免得他常來纏磨我!主說: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路加福音18:1~8)
今天的經文,耶穌用了一個極端的例子來描述上帝是如何樂意成全我們的禱告。耶穌形容這不義之官:「不懼怕神,不尊重世人」,意思就是說這是一個完全與「愛神愛人」誡命背道而馳的人,然而這樣的一個人因為那寡婦不死心的求告,中就為她伸冤。如果不義之人尚且如此,那麼愛我們的天父豈不更樂意垂聽我們的禱告嗎?
既然上帝必然應允祂選民的禱告,在這個不會改變的前提之下,我們必須檢視的就是自己禱告的態度。我們看到耶穌說這比喻的目的是:「要人常常禱告,不要灰心」(1節),上帝既然要賞賜給我們,為何還要吊人胃口呢?為何不一次給足就好呢?這就牽涉到我們所求的內容了,聖經告訴我們:「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雅4:3)。愛我們的天父並非那種沒有原則的好好先生,讓人予取予求,祂比我們更了解自身的需要,但祂也不會斷然拒絕我們的祈求,反而要藉著這有來有往的關係,讓我們明白祂的愛與祂的心意。
我們的禱告或許上帝馬上垂聽,或許祂讓我們安靜等候,甚至最後我們的改變心意。讓我們「常常禱告,不要灰心」,因為上帝的愛總不離開我們,祂的應許也永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