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下載 (15).jpeg

 

今日經文:約伯記18:1~21

聖經速讀:王下17、多3、何10、詩129~131

 

書亞人比勒達回答說:你尋索言語要到幾時呢?你可以揣摩思想,然後我們就說話。我們為何算為畜生,在你眼中看作污穢呢?你這惱怒將自己撕裂的,難道大地為你見棄、磐石挪開原處嗎?惡人的亮光必要熄滅;他的火焰必不照耀。他帳棚中的亮光要變為黑暗;他以上的燈也必熄滅。他堅強的腳步必見狹窄;自己的計謀必將他絆倒。因為他被自己的腳陷入網中,走在纏人的網羅上。圈套必抓住他的腳跟;機關必擒獲他。活扣為他藏在土內;羈絆為他藏在路上。四面的驚嚇要使他害怕,並且追趕他的腳跟。他的力量必因飢餓衰敗;禍患要在他旁邊等候。他本身的肢體要被吞吃;死亡的長子要吞吃他的肢體。他要從所倚靠的帳棚被拔出來,帶到驚嚇的王那裡。不屬他的必住在他的帳棚裡;硫磺必撒在他所住之處。下邊,他的根本要枯乾;上邊,他的枝子要剪除。他的記念在地上必然滅亡;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他必從光明中被攆到黑暗裡,必被趕出世界。在本民中必無子無孫;在寄居之地也無一人存留。以後來的要驚奇他的日子,好像以前去的受了驚駭。不義之人的住處總是這樣;此乃不認識神之人的地步。(約伯記18:1~21)

 

 

在今天的經文中,以宗教經驗為主要訴求的書亞人比勒達再次登場,他首先一口咬定約伯必定是得罪了上帝,而這樣一個得罪上帝的人最好是把自己的嘴巴閉上,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接著,他就著他的宗教法則來教訓約伯惡人必有的結果,說了一大串話之後就用「不義之人的住處總是這樣;此乃不認識人的地步」(21節)。比勒達的言語沒有帶給約伯安慰,反而再一次定約伯為有罪!

 

比勒達的推論讓我們想起約翰福音耶穌醫治的那個生來瞎眼的,門徒的反應就是一般猶太人對於信仰的認識,他們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約9:2);但耶穌卻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9:3)。約伯受災難的過程不也是如此嗎?並不是因為他犯了什麼罪,他的苦難乃是來自於撒但的攻擊,而上帝最終也成為了約伯的拯救者。

 

在苦難中的人需要的是愛與恩典,而不是錯誤的論斷和審判,求主幫助我們成為一個真正的安慰者,為了在苦難中的人禱告,求上帝的恩慈與拯救臨到受苦的人。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 (2).jpeg

 

今日經文:約伯記17:6~16

聖經速讀:王下16、多2、何9、詩126~128

 

神使我作了民中的笑談;他們也吐唾沫在我臉上。我的眼睛因憂愁昏花;我的百體好像影兒。正直人因此必驚奇;無辜的人要興起攻擊不敬虔之輩。然而,義人要持守所行的道;手潔的人要力上加力。至於你們眾人,可以再來辯論吧!你們中間,我找不著一個智慧人。我的日子已經過了;我的謀算、我心所想望的已經斷絕。他們以黑夜為白晝,說:亮光近乎黑暗。我若盼望陰間為我的房屋,若下榻在黑暗中,若對朽壞說:你是我的父;對蟲說:你是我的母親姊妹;這樣,我的指望在哪裡呢?我所指望的誰能看見呢?等到安息在塵土中,這指望必下到陰間的門閂那裡了。(約伯記17:6~16)

 

教會有人因著家人的病況討論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等議題,要簽署這樣的書類是不容易的,因為當生命危急之時放棄急救或積極救治是有道理的,但許多事情的情境是人無法預測和掌握的,許多情感的連結不是那麼容易說放手就放手的。在處理生死疾病的事情上,不只是應該理性的作決定,更需要處理情感上的各種糾結。

 

約伯的朋友一直企圖用道理來說服約伯,甚至已經有點情緒化的了,但是約伯的回應卻像是一直在抒發他的感受,在困苦患難之中,所謂的道理或理性的判斷不是最重要的,情感的支持與陪伴,充足的聆聽和理解才是一個安慰者所能做的。當約伯說:「若對朽壞說:你是我的父;對蟲說:你是我的母親姊妹;這樣,我的指望在哪裡呢?我所指望的是誰能看見呢?等到安息在塵土中,這指望必下到陰間的門閂那裡了」(14~16節)時,我們就知道他有何等的絕望。

 

一直對於一個絕望的人說要有希望是沒有用的,一個不存盼望的人喝再多的心靈雞湯都徒勞無功。只能求聖靈憐憫我們,好使我們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中,仍舊能體會上帝的愛,都能僅僅抓住這唯一的盼望!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 (14).jpeg

 

今日經文:約伯記16:18~17:5

聖經速讀:王下15、多1、何8、詩123~125

 

地啊,不要遮蓋我的血!不要阻擋我的哀求!現今,在天有我的見證,在上有我的中保。我的朋友譏誚我,我卻向神眼淚汪汪。願人得與神辯白,如同人與朋友辯白一樣;因為再過幾年,我必走那往而不返之路。我的心靈消耗,我的日子滅盡;墳墓為我預備好了。真有戲笑我的在我這裡,我眼常見他們惹動我。願主拿憑據給我,自己為我作保。在你以外誰肯與我擊掌呢?因你使他們心不明理,所以你必不高舉他們。控告他的朋友、以朋友為可搶奪的,連他兒女的眼睛也要失明。(約伯記16:18~17:5)

 

約伯的處境正如我們的俗語所說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他自己深受苦難,他的朋友不僅不能帶給他真實的安慰,反而增加了他的苦惱和負擔,就在四面作難的苦難中,約伯只能重新回到上帝面前來祈求,他尋求一個能為他作證的中保可以為自己辯護與申論,好使得自己可以脫離上帝的審判。因為三個朋友和約伯都從上帝審判自己的角度來看自己,三個朋友定他為有罪,但約伯卻極力要為自己伸冤,但他發現自己也沒有什麼立場為自己辯護時,只能無力的呼喊說:「誰來成為我的中保呢?」

 

的確,沒有人可以在聖潔上帝的面前站立的住,就像詩人所說:「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詩103:3)。我們不但沒有辦法在聖潔上帝面前辯論,甚至連一個可以幫助我們辯護和申論的中保也沒有,也就是說身為被告的人類,在兼具原告和審判法官的面前一點也站立不住。我們卻沒有想到,天父差派耶穌基督親自成為我們的中保,他不但成為中保成為我們中間的代罪羔羊,為我們承受上帝的憤怒和審判!讓我們再一次感謝耶穌為我們成就的一切!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042020.png

 

今日經文:約伯記16: 1~17

聖經速讀:王下14、提後4、何7、詩120~122

 

約伯回答說:這樣的話我聽了許多;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虛空的言語有窮盡嗎?有什麼話惹動你回答呢?我也能說你們那樣的話;你們若處在我的境遇,我也會聯絡言語攻擊你們,又能向你們搖頭。但我必用口堅固你們,用嘴消解你們的憂愁。我雖說話,憂愁仍不得消解;我雖停住不說,憂愁就離開我嗎?但現在神使我困倦,使親友遠離我,又抓住我,作見證攻擊我;我身體的枯瘦也當面見證我的不是。主發怒撕裂我,逼迫我,向我切齒;我的敵人怒目看我。他們向我開口,打我的臉羞辱我,聚會攻擊我。神把我交給不敬虔的人,把我扔到惡人的手中。我素來安逸,他折斷我,掐住我的頸項,把我摔碎,又立我為他的箭靶子。他的弓箭手四面圍繞我;他破裂我的肺腑,並不留情,把我的膽傾倒在地上,將我破裂又破裂,如同勇士向我直闖。我縫麻布在我皮膚上,把我的角放在塵土中。我的臉因哭泣發紫,在我的眼皮上有死蔭。我的手中卻無強暴;我的祈禱也是清潔。(約伯記16:1~17)

 

我們都相信約伯的三位好友前來安慰他都是出於善意,不可否認這三個人都是約伯最好的朋友,他們一點都沒有要害他的意思,但是當他們用人的言語和人的看法來安慰約伯時,反而沒有帶給約伯該有的安慰:「這樣的話我聽了許多;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1節),甚至約伯反唇相譏地回答他們,如果換作是你們受苦,我也可以用同樣的話來回答你們。(4~5節)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帶給人真實的安慰,但我們也必須承認自己的智慧有限、能力有限,許多時候我們只是在分析事情卻沒有承擔痛苦,只是在講人的道理卻不是陳述真理。基督徒的領袖也是如此,當有需要的人來到我們的面前,我們可能希望可以馬上解決對方的問題卻缺乏了同理,我們可能希望用幾句聖經的話語來回應對方卻缺乏了禱告。

 

不要忘了我們都擁有祭司的身分,祭司的職分就是把人帶到上帝面前,也把上帝的同在帶給人。約伯的朋友採取的方式是用人的方式來安慰人,沒想到卻增加人的困擾。但聖靈指教我們把人帶到上帝的面前,透過禱告將人的需要祂,也透過禱告領受話語,好使我們將真實的安慰帶給需要安慰的人!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38D79B2-68AF-4143-9ADD-86DDF4BB5133.JPG

 

今年221三峽據點開始以後,一直有不錯的發展,光是年底的聖誕節會有八個人受洗就讓我們很得激勵。但相對於三峽的開展,鶯歌則是在此之前有點掙扎,但感謝上帝的帶領,兩個月以前鄧牧師帶著全職同工一起禱告,接著我們也招聚鶯歌同工一起禱告。漸漸地,上帝開始在鶯歌工作,也幫我們的福音工作開了一扇新的門。

 

其實說鶯歌瓶頸也不盡公平,因為三峽和鶯歌八月開始實體崇拜第一波受洗的三位肢體都是來自鶯歌,所以這裡是深具潛力的,只是我們需要更多的同工來成為我們的助手與祝福,就在主任牧師的鼓勵下,母堂先後有兩位家住鶯歌的姊妹加入了,原本的同工也很努力地承接原來肢體的牧養。

 

在十月時有一件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稍早之前鶯歌佈道所樓上的空房間有了新的租客,我們只知道他們是外籍的移工,由於語言文化的差別,他們並不是我們鎖定的福音對象。但在某個禮拜二的晚上,當我們的同工團隊正在帶領課輔班的國中生崇拜時,課輔班的一位老師對我說:樓上的人下來找我們!在一陣溝通之後了解到他們是越南籍的移工,希望從我們這裡尋找到學習中文的機會......就在這個時候,桃園母堂的黃媽媽也在禱告尋求可以幫助外籍移工的機會(黃媽媽是越南華僑,曾經在一個電子大廠教越南移工中文兼傳福音)。所以,這個越南移工的需求,更好跟黃媽媽的禱告一拍即合!

 

外籍移工的出現讓我回想起過去幾年同工曾經辛苦耕耘外籍配偶的事工,其中第一個受洗的外籍媽媽正好也是越南籍的,原本我們都覺得隨著教會的更迭關心外籍人士的工作可能要暫停了,沒想到今天當黃媽媽出面擔任中文老師的同時,這位越南媽媽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助教。

 

感謝上帝為鶯歌開了福音的門,上帝的祝福不只是如此,同工們告訴我下主日會開始兒童主日學,不久的將來主日下午也會有入會受洗班。十月的最後一天,特以此文記念上帝在鶯歌美好的工作,求主繼續帶領祂的教會向前進!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ob 15_20.jpeg

 

今日經文:約伯記15:17~35

聖經速讀:王下13、提後3、何5~6、詩119:145~176

 

我指示你,你要聽;我要述說所看見的,就是智慧人從列祖所受,傳說而不隱瞞的。(這地惟獨賜給他們,並沒有外人從他們中間經過。)惡人一生之日劬勞痛苦;強暴人一生的年數也是如此。驚嚇的聲音常在他耳中;在平安時,搶奪的必臨到他那裡。他不信自己能從黑暗中轉回;他被刀劍等候。他漂流在外求食,說:哪裡有食物呢?他知道黑暗的日子在他手邊預備好了。急難困苦叫他害怕,而且勝了他,好像君王預備上陣一樣。他伸手攻擊神,以驕傲攻擊全能者,挺著頸項,用盾牌的厚凸面向全能者直闖;是因他的臉蒙上脂油,腰積成肥肉。他曾住在荒涼城邑,無人居住、將成亂堆的房屋。他不得富足,財物不得常存,產業在地上也不加增。他不得出離黑暗。火焰要將他的枝子燒乾;因神口中的氣,他要滅亡(原文是走去)。他不用倚靠虛假欺哄自己,因虛假必成為他的報應。他的日期未到之先,這事必成就;他的枝子不得青綠。他必像葡萄樹的葡萄,未熟而落;又像橄欖樹的花,一開而謝。原來不敬虔之輩必無生育;受賄賂之人的帳棚必被火燒。他們所懷的是毒害,所生的是罪孽;心裡所預備的是詭詐。(約伯記15:17~35)。

 

在這一輪的談話中,以利法的語氣比第一輪還要強烈,因為在他的思想之中,已經一口咬定約伯是惡人,他試著從自己的經驗法則告訴約伯說惡人的結局有多麼地悽慘,在這個錯誤的假設之下,以利法再也沒有辦法客觀的安慰約伯,他從一個安慰者的角色變成了個控告者。在成為控告者的背後,除了要顯出約伯的可惡和受災的合理性以外,以利法相對地在凸顯自己比約伯為義。這也是一般人容易犯的毛病,總是自以為義,總是在指出別人錯處的時候顯出自己比對方還要優越。

 

耶穌譴責法利賽人是假冒為善的,因為他們總是在凸顯別人的問題,又試著證明自己的屬靈和虔誠。但聖經告訴我們:「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3:10~12),若我們都是偏離正路的人,就沒有資格伸出指頭去定別人的罪,反而更要謙卑地尋求聖靈的光照,如詩人所說:「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詩19:12~13)。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 (13).jpeg

 

1030(六)當安慰變為控告時

今日經文:約伯記15:1~16

聖經速讀:王下11~12、提後2、何3~4、詩119:121~144

 

提幔人以利法回答說:智慧人豈可用虛空的知識回答,用東風充滿肚腹呢?他豈可用無益的話和無濟於事的言語理論呢?你是廢棄敬畏的意,在神面前阻止敬虔的心。你的罪孽指教你的口;你選用詭詐人的舌頭。你自己的口定你有罪,並非是我;你自己的嘴見證你的不是。你豈是頭一個被生的人嗎?你受造在諸山之先嗎?

你曾聽見神的密旨嗎?你還將智慧獨自得盡嗎?你知道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呢?你明白什麼是我們不明白的呢?我們這裡有白髮的和年紀老邁的,比你父親還老。神用溫和的話安慰你,你以為太小嗎?你的心為何將你逼去?你的眼為何冒出火星,使你的靈反對神,也任你的口發這言語?人是什麼,竟算為潔淨呢?婦人所生的是什麼,竟算為義呢?神不信靠他的眾聖者;在他眼前,天也不潔淨,何況那污穢可憎、喝罪孽如水的世人呢!(約伯記15:1~16)

 

約伯的回應顯然沒有聽進去三個朋友的勸慰,反而發了一陣牢騷,他的舉動惹怒了三個朋友,經驗法則的提幔人以利法再次發難,指責約伯就是得罪了上帝,而且這是你自己說的:「你自己的口定你有罪,並非是我;你自己的嘴見證你的不是」(6節),以利法本來的目的是為了安慰約伯,沒想到他現在反過來成為一個控告者,不但如此,他開始擺起倚老賣老的口吻說:「我們這裡有白髮的和年紀老邁的,比你父親還老」(10節),彷彿年紀大的人講的話就比較有道理、有份量。

 

我曾經多次扮演以利法的角色,有時候同工來跟我分享他的感受,但是我卻一直分析道理給對方聽,當對方回應說:「我不要聽你分析,我只想要你聽我說話」,結果我反而惱羞成怒的用經驗回應說:「我在告訴你道理……」,後來就是對方停止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再也不找我諮詢意見了。

 

最近教會在推動愛之語,前些日子的信息提到了「愛就是不怕麻煩很有時間」。今天的經文則提醒我們「愛就是不講理安靜聆聽」,願我們成為一個快聽慢說的聆聽者,願我們帶給人的是上帝的恩典與真理而不是控告和教訓。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d95ae53526536fcac8d9500de6137be.jpeg

 

今日經文:約伯記14:13~22

聖經速讀:王下10、提後1、何2、詩119:97~120

 

惟願你把我藏在陰間,存於隱密處,等你的忿怒過去;願你為我定了日期,記念我。人若死了豈能再活呢?我只要在我一切爭戰的日子,等我被釋放(或譯:改變)的時候來到。你呼叫,我便回答;你手所做的,你必羨慕。但如今你數點我的腳步,豈不窺察我的罪過嗎?我的過犯被你封在囊中,也縫嚴了我的罪孽。山崩變為無有;磐石挪開原處。水流消磨石頭,所流溢的洗去地上的塵土;你也照樣滅絕人的指望。你攻擊人常常得勝,使他去世;你改變他的容貌,叫他往而不回。他兒子得尊榮,他也不知道,降為卑,他也不覺得。但知身上疼痛,心中悲哀。(約伯記14:13~22)

 

在昨天的經文中約伯訴說自己日子短少、能力有限,相對於上帝的永恆和全能,人類是何其的渺小;而在今天的經文中,約伯繼續闡述他的苦情,他抱著一絲希望的祈求上帝,希望上帝鑒察自己罪孽的時候,仍然給他一個可以逃避苦難的機會和空間:「惟願你把我藏在陰間,存於隱密處,等你的忿怒過去」(13節),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陰間指的不是地獄,而是介於人世和地獄之間的一個「居間之境」,就像我們在讀使徒信經時,也有一段描述耶穌:「死了、葬了、下到陰間」一樣。約伯渴望自己雖因犯罪而被上帝懲治,仍然可以躲在陰間逃離上帝的忿怒。這是約伯在苦難之中用最後一絲力氣呼籲上帝的救贖和憐憫!

 

從約伯的角度看陰間,這是一個使他或者可以逃避上帝忿怒和懲罰的地方,但從使徒信經卻可以看到,即使我們的境遇如同約伯處於陰間的狀況,耶穌基督的恩典仍然可以救拔我們脫離如此的境遇。感謝主,因為「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8:38~39)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2-06.jpeg

 

今日經文:約伯記14:1~12

聖經速讀:王下9、提前6、何1、詩119:73~96

 

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出來如花,又被割下,飛去如影,不能存留。這樣的人你豈睜眼看他嗎?又叫我來受審嗎?誰能使潔淨之物出於污穢之中呢?無論誰也不能!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數在你那裡,你也派定他的界限,使他不能越過,便求你轉眼不看他,使他得歇息,直等他像雇工人完畢他的日子。樹若被砍下,還可指望發芽,嫩枝生長不息;其根雖然衰老在地裡,幹也死在土中,及至得了水氣,還要發芽,又長枝條,像新栽的樹一樣。但人死亡而消滅;他氣絕,竟在何處呢?海中的水絕盡,江河消散乾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來,等到天沒有了,仍不得復醒,也不得從睡中喚醒。(約伯記14:1~12)

 

在今天的經文中,約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首先,人生在世的日子是短暫的:「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1節);其次,人生在世不只短暫,人的能力是有限:「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數在你那裡,你也派定他的界限,使他不能越過」(5節)。所以在永恆全能上帝的面前,真的就如摩西所說的「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90:10)。

 

回想當初專科畢業前,同學流行交換寫彼此的畢業紀念冊,當時有同學寫道:「等到我們退休,一起去花東買塊地養養雞,享受一下田園生活……」,殊不知畢業沒有幾年,有一個同學事業才剛剛起步,還沒有進入婚姻擁有子嗣便因癌症去世了。人生真的充滿了無奈和嘆息。

 

如果我們已經認清了人的日子短暫、人的能力有限,那我們真正能把握的又是什麼呢?就是把生命投資在永恆意義的事情上,那就是把自己交在上帝的手裡,活在上帝的創造我們的心意旨中,每天成為一個領受真理和恩典的人,並且把上帝的愛和同在帶給我們周遭的人。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 (1).jpeg

今日經文:約伯記13:20~28

聖經速讀:王下8、提前5、但12、詩119:49~72

 

惟有兩件不要向我施行,我就不躲開你的面:就是把你的手縮回,遠離我身;又不使你的驚惶威嚇我。這樣,你呼叫,我就回答;或是讓我說話,你回答我。我的罪孽和罪過有多少呢?求你叫我知道我的過犯與罪愆。你為何掩面、拿我當仇敵呢?你要驚動被風吹的葉子嗎?要追趕枯乾的碎稭嗎?你按罪狀刑罰我,又使我擔當幼年的罪孽;也把我的腳上了木狗,並窺察我一切的道路,為我的腳掌劃定界限。我已經像滅絕的爛物,像蟲蛀的衣裳。(約伯記13:20~28)

 

雖然約伯和他的三個朋友對上帝的認識都是有限和片斷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他們的陳述知道,他們對於上帝的一些認識是確實的,從約伯對上帝的禱告可以略知一二。首先,約伯承認上帝擁有至高的主權(參12:13~25);其次,約伯承認上帝有審判人的權柄,約伯說:「你按罪狀刑罰我,又使我擔當幼年的罪孽;也把我的腳上了木狗,並窺察我一切的道路,為我的腳掌劃定界限」(26~27節)。

 

當至高的主權和審判的權柄結合在一起是怎樣的狀況呢?就是審判的結果是不容質疑的,在地上的法官如果不按著常理判案,我們會說他是恐龍法官,但在擁有至高主權、無所不知的上帝面前,沒有人可以質疑祂的判斷。因此,約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雖然不知道自己的過犯為何,他仍然哀求上帝向他顯明自己如何得罪了上帝:「我的罪孽和罪過有多少?求你叫我知道我的過犯與罪愆」(23節)。

 

世人最大的問題是不承認上帝的主權,也不承認上帝的審判,如此一來人類不會承認自己得罪上帝,就像聖經所說:「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約壹1:8)。求聖靈光照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知道自己得罪上帝之處,謙卑回轉尋求祂的赦罪之恩!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