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https___hk.hypebeast.com_files_2017_09_la-lakers-kobe-bryant-jersey-retirement-01.jpg

耶穌的弟兄就對他說:「你離開這裡上猶太去吧,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要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約翰福音7:3-4)

一早有朋友把KOBE墜機過世的消息傳給我的時候,我還在被窩中與寒冷的天氣抵抗中,一方面心裡難過,一方面想著:生命真的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感謝這位偉大球星在球場上帶給我們的驚奇與滿滿回憶......。KOBE讓我想起另外一位偉大球星JORDAN。他曾經有段時間放棄籃球跑去打棒球,雖然憑藉著良好的運動神經還可以在小聯盟走跳,但最後還是選擇回到籃球場上,畢竟隔行如隔山,打籃球的天賦與打棒球的恩賜不能相提並論。

耶穌的行事風格跟世人想像的不一樣,他的兄弟抱持了一般人的觀念,甚至也是華人社會的觀念「揚名聲、顯父母」(雖然在這裡,他的弟弟說的話帶有諷刺意味);耶穌的行事風格還有一樣與世人不同,就是他不鄉愿,他說「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做的事是惡的」(約7:7)。

耶穌總是按著天父上帝的心意行事,他不是了自己的名聲而來,他是為了釘十字架而來;他也不是為了人類的感覺舒服而來,而是為了神公義的審判而來。我們可能以為耶穌替我們的罪死了,就代表我們自己不需為了自己不好的行為負責,耶穌為了我們的罪成為代罪羔羊,那是上帝給我們的恩典,但上帝的愛與恩典也驅使我們回到他創造我們的目的,就是榮耀上帝與有益於鄰舍,而不是為了己利而活著,我們可能沒有辦法成為偉大的球星,卻可以運用上帝給我們的恩賜與能力,成為別人的祝福;我們也藉著聖靈的提醒和省察自己,使得我們勝過自己的罪性和不義的行為。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 (7).jpeg

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翰福音6:68)

使徒彼得總在重要的時刻,對信仰作出重要的宣告,這應該是他第一次這樣宣告,但這樣的宣告卻是提醒我們後世的基督徒,在每個重要的關頭都要思考:「我們還規從誰呢?」

彼得並沒有因為跟隨耶穌就一帆風順,他曾經輕視耶穌對於打魚的吩咐,他曾經想行在海上卻沉了下去,他曾經在登山變相時不知所云,他曾經想拿刀反抗捉拿耶穌的人,他曾經三次不認主......,但他仍然歸從耶穌,他的生命在種種試煉中漸漸成熟,最後他答應跟他的師傅耶穌一樣,成為群羊的牧人。

弟兄姊妹,主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求主保守我們的心志。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113012147e5c1d2fdc30243b.jpg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約翰福音6:56)

今天是農曆新年的大年初一,不能免俗的要敬祝每一個人新年平安。儘管現在我們現在已經習慣使用西元的曆法,但華人還是喜歡過農曆新年,由於出身與服事的關係,我分別有在馬來西亞、香港、大陸以及泰北的華人親戚和朋友,每逢農曆新年,這些台灣以外的華人地區,他們過節的氣氛更甚於台灣。

而過年就是一個闔家團員的日子,跟我們一起過年的就是我們的至親,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我們可能有很親密的朋友,但是都不能取代血緣關係,因為我們身體流動的血液,我們的基因與DNA有很多是相同的,這就是所謂的「血濃於水」。

這幾天的經文,耶穌一直強調他是生命的糧,但今天他進一步指出,吃喝他的血肉,就會與他相連結,我們就在主裡面,他也常在我們裡面,這不就是一種屬靈的「血濃於水」嗎?這是何等大的恩典,神兒子的生命與我們相連。

其次,我們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耶穌的話。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不妨用中文「祭」字來解釋耶穌的話,這個字由三個部分組成,「月」、「手」、「示」。「月」就是肉的意思,右上是「手」的意思,下面的「示」就是桌子,在這裡代表著「祭壇」,所以「祭」這個字代表著一個人拿著肉放在祭壇上。所以,當耶穌說他的肉是可以吃的時候,也代表了他為了我們獻上自己成為祭物,使我們與上帝和好。大年初一的早上,當我們跟別人拜年問候之前,我們也再一次感謝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切。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6.jpg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約翰福音6:51)

我們可以分得清楚什麼保健食品,什麼是健康食品嗎?哪一些東西是食品,又有哪一些是藥物嗎?曾經聽一位長者說,他為了身體的健康,會盡量吃食物的原型(未經加工、單純烹調),而不吃食品(經過人類加工製作的)。其實,我們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真的很幸福,現在已經很少聽到有人餓死的,反而是每個人都營養過剩,都想著要減肥。之所以想吃、想買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就是為了使得身體更健康、延年益壽。

但無論是什麼食物,什麼仙丹妙藥,都沒有辦法使我們永遠活著;耶穌在這裡很明白的指出:自己是生命的糧,並且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所以,我們那麼重視養生,重視吃下去的食物,卻不留意與耶穌同行,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一件事;這也如同這個重視休閒的時代,人們忙著籌算旅行、休閒活動,卻忘了每個主日來到上帝面前,我們的靈魂才可以得著安息;每天有段QT的時間來到上帝面前,我們才能支取一天的力量。

我們重視養生嗎?讓我們從養「靈」開始吧!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3752.jpg

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約翰福音6:36)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消費型態的改變,就是針對客户的需求進行特别的定製,以滿足其需要,這就是所謂的「客製化」。只是沒想到兩千多年的這段對話,也很像客製化的要求,眾人對耶穌說:「你行什麼神蹟,叫我們看見就信你;你到底作什麼事呢?」難道,他們以為耶穌是來變魔術的嗎?

耶穌點出了一個可怕的事實,是這些人根本不要耶穌,他們只要看神蹟,看耶穌餵飽肚子,看耶穌醫治疾病,看耶穌各種超自然的能力......,但是他們枉顧耶穌來的真正意義,他來是要人悔改,他來是要使我們與上帝和好,他來是要我們的生命恢復上帝創造的時的心意,如果我們只選擇耶穌滿足我們的私欲,卻不願意藉著耶穌來面對自我生命的問題,那麼我們與那些客製化商品的消費者又有什麼不同呢?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23684872_1.jpg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約翰福音6:27)

我們有划過這樣的小船嗎?現在這種船越來越少見,看到這船會讓我想起學生時代,一個關於我自己的八卦故事,但這不是重點,好奇者請私訊(誤)。

昨天晚上有個弟兄提供了一個資料:「 查考一下由提比哩亞現今開車到迦百農16.4公里,開車需要21分鐘,但是2000年前划船得要划很久」。如果我們有划過上面那種船,應該可以略為知道那要花多大的力氣。但是,當他們好不容易找到耶穌時,卻被耶穌打槍了,耶穌點出他們的問題,因為他們尋找耶穌只是在找一個長期飯票,但耶穌來並不是要解決吃飯的問題。

解決吃飯的問題對於耶穌來說一點都不是難事,但是當我們找著耶穌只為了填飽肚子就錯失了最大的恩典。聖經早就提醒我們:「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8:3);上帝的話語才是我們生命的力量、生活之所繫,那些尋找耶穌的人,若只把焦點放在有飯吃,而沒有信靠耶穌,他們的努力尋找將是徒勞無功;基督徒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每天活著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者滿足自己和周邊人的生活所需,卻忽略了上帝創造我們的目的,卻沒有倚靠耶穌和他的話語來過每天的生活,那麼我們即使划船划斷了手也達不到彼岸。

而且耶穌的教訓中,最大的安慰不是應該划多久的船,或者我們「該」做些什麼,而是「信」他就可以了,生命就是持續不斷地「藉信而立」、「藉信而活」。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01f.jpg

門徒搖櫓,約行了十里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約翰福音6:19-20)

風浪來臨時的第一時間,耶穌不在船上,這彷彿是耶穌刻意製造的「不在場證明」一樣,怎麼平常夫子都在,偏偏選在這個時候離開我們?但是出於本能,他們還是必須努力的使船穩定下來,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海上突然漂來一個不明物體,越來越靠近,這真的很像驚悚片才有的情景。就在這個時候,耶穌發聲說:「是我,不要怕!」

我們都說「上帝與我們同在」,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時候我們在風浪中,彷彿找不到上帝,祂就這樣缺席了,在最要緊的關頭放手讓我們獨自拼博,但在最絕望的時候,祂突然就出現了,即時拉了我們一把。

在這個故事中,可能不能明白耶穌的用意為何,卻證明了他一直都在看顧著我們,信仰的操練不是風平浪靜、風調雨順,而是在患難之中仍然堅定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搖櫓,也期待以馬內利的主耶穌基督,即時出現帶領我們走向平安的彼岸。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96968352-3707948443_wn.jpg

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約翰福音6:8)

如上圖所示,很多人覺得自己肚子都餵不飽了,還談什麼敬拜上帝,我想猶太人對於耶穌的看法也類似,因為當他們經歷了五餅二魚的記號(神蹟)以後,他們就想要強逼他作王,因為這就是一種「發大財」的概念,跟著這個人至少餓不死吧!

但是顧巴肚只是人生最低層次的需求,從五餅二魚的例子反而提醒我們最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因為以色列人在曠野「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申29:5),上帝也即時供應我們所需。

所以,我們不需要為了最低層次的需要來尋求耶穌,因為耶穌也說:「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1-33),反而要思想什麼是「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

這段經文讓我想起了盧媽媽的見證。

盧媽媽是我以前在板橋牧會時的會友,他和先生生了十三個孩子,其中兩個么折了。他們因為家貧所以住在河邊的破舊房子裡,甚至連廁所都沒有,盧媽媽要拉拔十一個孩子很不容易,後來他們信了耶穌,明白聖經教導奉獻的道理,盧媽媽開始學習十一奉獻,她的鄰居笑她傻說「自己都養不活了,還奉獻給上帝?」但盧媽媽很堅持遵守十一奉獻。

幾十年後,盧媽媽的子女各個成材爭氣,盧媽媽變成我們教會很不穩定聚會的會友,不是因為她不倚靠上帝,而是她輪流被子女接去家裡住,一會兒屏東,一會兒甚至去到德國(女兒嫁到德國),一會兒回到廣東老家去住,過著幸福愜意的日子。

記得那時候,教會為了改建發起了「認獻磚塊」的專案奉獻,盧媽媽一口氣就認了十個單位,成了我們教會的冠軍,因為她深深知道自己所信的,就是那位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那一位。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 (8).jpeg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翰福音5:39)

雖然我們不見得練過功夫,但我想沒有人會不知道,所有功夫都必須從蹲馬步開始,因為這就是基本功,當你下盤穩當才能夠讓拳腳打起來更虎虎生風。

其實信仰的基礎不也是如此,雖然我們都信耶穌,但是我們從哪裡更認識耶穌呢?除了人的見證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聖經。耶穌指的聖經是那個時代已經確立的猶太教經典,猶太人藉著摩西五經,以及眾先知的書信認識到上帝會為他們預備一位彌賽亞,但可惜的是,當耶穌真正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時候,他們卻不接受他。如今,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成就了他的救贖大功,我們不但有舊約預表耶穌,更有新約聖經,其中包括了敘述耶穌生平的福音書,以及使徒的傳記和初代教會的各種書信,使我們認識耶穌的作為。

信仰絕對不是迷信,也不是道聽塗說,聖經明明白白的介紹耶穌基督,耶穌也親自說: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所以,認識耶穌又從讀經開始,認識耶穌就從QT開始,這是基督徒的基本功,是我們信仰的蹲馬步。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 (6).jpeg

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約翰福音5:19-20)

不論是我們穿越到耶穌時代,或者耶穌穿越到現代,耶穌在約翰福音第五章的一大段論述,只會得出兩個結論,一個就是:他就是上帝的兒子,他就是上帝;一個結論是:他根本就是神經病。所以,如果我們單單透過這些宣告就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這信心一定是神親自所賜的,而不是自己所擁有的,所以我們之所以能相信耶穌,並透過耶穌相信上帝,單單是因為上帝的恩典,而不是出於我們自己。

前幾天聖經正好讀到使徒行傳中,猶太公會領袖、保羅的老師,法利賽人迦瑪列的論述,是多麼地睿智啊,他如此說:「以色列人哪,論到這些人,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辦理。從前丟大起來,自誇為大;附從他的人約有四百,他被殺後,附從他的全都散了,歸於無有。此後,報名上冊的時候,又有加利利的猶大起來,引誘些百姓跟從他;他也滅亡,附從他的人也都四散了。現在,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神,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神了」(徒5:35-39)。

我們何其有幸,兩千多年來教會保存下來,並且有無數的人繼續為耶穌作見證,使得我們可以聽上帝的道,相信耶穌是救主;身在台灣的基督徒也何其有幸,我們不會因信仰被逼迫,有充分傳福音的自由,就當肩負起福音的使命,如父差子一般的,讓我們也被耶穌差遣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