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18.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

19. 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

20. 智慧人在哪裡?文士在哪裡?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神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

21.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

22. 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

23. 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

24. 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25. 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

26. 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

27.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

28. 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

29. 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

30. 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

31. 如經上所記: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

 

這段經文最近才在主日信息分享過,保羅提到了猶太人和希臘人尋求上帝的方式不一樣。猶太人喜歡尋求神蹟這種超自然的現象,希臘人則喜歡用哲學理性去證明上帝。但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卻是猶太人和希臘人都不能接受的一種結局,但保羅稱耶穌被釘十字架這是才是真正顯出上帝的智慧與能力,保羅進一步的指出:人在上帝面前沒什麼好自誇的,如果要誇就要誇耶穌為我們所做的事。

換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也就是說在我們心目中,英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我們釘十字架的耶穌,這個觀點可以給我們什麼提醒呢?近兩年來,如果要問起基督徒的風雲人物,大概很多人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林書豪,他在NBA的崛起振奮了許多華人的心,也因為他是一個熱心又虔誠的基督徒,所以教會界也吹起了一陣子「林來瘋」。除了林來瘋之外,教會界也喜歡提到某某名人現在上教會、受洗……等等。

 

用基督教名人宣傳信仰無非是為了吸引人進教會、聽福音,但我們也必須小心地去檢視這樣的方式有沒有危機?這些被名人吸引聆聽佈道會的人,到底是為了耶穌而來,還是為了追星而來?如果這些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樣,有一天不再風光,甚或是跌倒、犯罪、離棄信仰,人們是否還願意選擇跟隨耶穌呢?

 

林書豪也好、其他基督徒名人也好,甚至我們這些「一般」的基督徒也好,都必須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可誇的,我們不是什麼英雄,我們不過是被神所揀選、所憐憫的愚拙、軟弱的罪人……。我們不是什麼英雄,但我們卻是英雄的「見證人」,上帝使用我們見證那唯一的英雄~釘十字架的基督;更確切的講~救主只有一個,就是耶穌基督。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無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畫在你們眼前,誰又迷惑了你們呢?

2. 我只要問你們這一件:你們受了聖靈,是因行律法呢?是因聽信福音呢?

3. 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

4. 你們受苦如此之多,都是徒然的嗎?難道果真是徒然的嗎?

5. 那賜給你們聖靈,又在你們中間行異能的,是因你們行律法呢?是因你們聽信福音呢?

6. 正如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

7. 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8. 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9. 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

加拉太書是保羅針對那些要求外邦基督徒行割禮的猶太主義者做出回應。保羅在這裡進一步指出論據:首先,我們得救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是基督為我們釘了十字架;其次,這些信徒已經領受了聖靈,聖靈充滿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虔誠,或是他們做了什麼好事才能領受的,而是藉信心來領受的;最後,保羅以亞伯拉罕為例,他指出亞伯拉罕被算為義,也不是出於他的行為,而是出於他的信心。表面上亞伯拉罕獻以撒是因為他的奉獻,其實是因著他相信上帝「必預備」。

 

亞伯拉罕是以色列人的祖先,以色列人以自己為亞伯拉罕的子孫為榮、為傲。保羅指出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而我們這些因著信耶穌而得救贖的外邦人,其實就是屬靈的亞伯拉罕的子孫。我們藉著信得著與亞伯拉罕同等的福氣。

 

論到信心,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沒有信心。其實這句話大有問題,信心其實是我們某天都在運用的,例如我們去某地要搭大眾運輸系統,你憑什麼知道這個運輸工具可以順利、準時的到達目的地?其實我們都沒有把握,但是我們還是選擇買票、上車……,這某種程度上就是在運用信心,所以我們不可能沒有「信心」。其次,我們的確沒有信心,因為就是連相信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這件事實,也是上帝的一種恩賜,因為「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12:3)所以,筆者很喜歡那個因兒子被鬼附來找耶穌的父親對耶穌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9:24),而耶穌垂聽了他的哀求,醫治了他的兒子……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過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並帶著提多同去。

2. 我是奉啟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對弟兄們陳說;卻是背地裡對那有名望之人說的,惟恐我現在,或是從前,徒然奔跑。

3. 但與我同去的提多,雖是希利尼人,也沒有勉強他受割禮;

4. 因為有偷著引進來的假弟兄,私下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裡的自由,要叫我們作奴僕。

5. 我們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順服他們,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們中間。

6. 至於那些有名望的,不論他是何等人,都與我無干。神不以外貌取人。那些有名望的,並沒有加增我什麼,

7. 反倒看見了主託我傳福音給那未受割禮的人,正如託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

8. (那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

9. 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裡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裡去。

10. 只是願意我們記念窮人;這也是我本來熱心去行的。

 

這段經文表面上看起來保羅是在交代他的權柄來源,一是上帝親自的揀選與呼召:「那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8節);二是其他使徒們也承認保羅的身分:「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裡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裡去」(9節)。但實際上保羅抵擋的是猶太化的基督教異端,這些強調遵守摩西律法的猶太主義者從教會開始成立的時候就有了,而耶路撒冷會議曾經討論了這些問題,當時使徒們已經做出了決議(參使徒行傳十五章),但這些人卻企圖混淆視聽,一方面毀謗保羅使徒的身分,一方面鼓吹那些外邦基督徒除了信耶穌,還要行割禮、遵守摩西的律法才能夠得救。

保羅稱這樣的人是「偷著進來的假弟兄」,並且稱他們的教導是使自由的基督徒「作奴僕」。原來這些人的教導是企圖讓人從因信稱義的真理轉回去因行為稱義的謬理,保羅說:「我們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順服他們」。因為他深知這樣的教導對教會將造成極大的傷害,所以保羅用極嚴肅的態度來寫信給加拉太地區的教會,加拉太書不僅是保羅對當時教會的洪鐘警語,後世的馬丁路德也是深受此書的影響……。為何保羅如此嚴厲呢?如同他所說的:這都是「假」的。假的就不是真的,真理只有一個,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二章強調「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任何在耶穌釘十字架上再加上某些行為或儀式的,都是假的教導。願我們都能夠慎思明辨!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

27. 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賽18:1) 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

28. 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

29. 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

30. 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裡,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

31. 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

32. 他所念的那段經,說: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33. 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原文是他的審判被奪去);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

34. 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

35. 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

36.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裡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有古卷在此有:

37.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

38. 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裡去,腓利就給他施洗。

39. 從水裡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的走路。

40.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

 

這段經文被視為福音傳到非洲的開始,其中的埃提阿伯據聖經學者研究可能是衣索比亞或者是蘇丹兩個非洲的古王國。這段經文給我們哪些提醒呢?首先,我們看到腓利的順服,他順服聖靈的感動往曠野走去,在我們的認知看來,曠野人煙稀少,不是傳適合傳福音的地方,但腓利順服了,因而他遇到了這個從埃提阿伯欲到耶路撒冷禮拜的太監。其次,這段經文提醒我們不能小看我們所遇到的任何人,這個太監是對於上帝有渴慕的,他的目的是去耶路撒冷禮拜上帝,他在途中還讀著以賽亞書,顯示他對於真道尋求的心,腓利抓住了機會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傳給了他,並且給他施洗,後來這個太監回到自己的國家將福音傳到了非洲。第三,這太監雖然閱讀先知的話語,卻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腓利基於對於真理的認識和「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的了解,幫助了這個太監解答了閱讀聖經的疑惑,引導他接受了福音。

 

我們是否隨時做好準備了?我們順服聖靈的引導嗎?有時候我們會把聖靈的引導看做是神奇的工作,事實上聖靈常藉著環境來引導我們,只是許多時候我們對自身的處境沒有用心的體察,反而想藉著一些特別的癥兆來明白上帝的心意,其實聖靈隨時都在向我們說話,回到教會成立課輔班的初衷,就是牧師走在路上看到了一個景象(實際上的現象而非奇異的景象)而做出的回應,幾年下來再看看當初的決定,豈不是聖靈的引導嗎?

 

我們是否隨時做好準備了?在我們身邊其實有許多像埃提阿伯的太監一般渴慕真道的人,我們是否尋找這些人?給予這些人適時的引導呢?有的時候我們會把眼目定睛在大型的佈道活動上,企圖一次性的就帶領很多人信耶穌,但這段經文我們看到腓利僅僅向一個人傳福音,但這個人後來將福音帶進了非洲。因此,我們不要小看了周遭的人,或許在我們的課輔班裡面,將來可以出現一個有極大影響力的人見證基督的福音。

 

我們是否隨時做好準備了?當這個太監讀聖經不明白時,腓利適時的教導使得他豁然開朗。我遇到許多的基督徒,對於真理的認識有限,也缺乏學習的動力,當他們遇到朋友詢問真理時,往往不知道如何回答。這段經文提醒我們,要對真理有更深切的認識,上帝不只是呼召傳道人成為傳福音的人,大使命乃是給每個基督徒的,希望我們都能對於真理有更多的認識,能夠適時的向人介紹「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的福音。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

8. 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

9. (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

10. 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

11.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12.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13.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14.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15.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16.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這段經文最常被人關注的是一節經文是11節: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有人稱此為五重職份,認為上帝設立了這五種的職份,甚至有人宣稱現在仍有使徒的職份,並且以使徒的身分公開服事。但我們從前後文來看,保羅講的應該是一種聖靈所賜的恩賜(第7節: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而9-10節是保羅引用舊約詩篇六十八篇來證明自己對基督的論證)。雖然聖經中的確有先知、使徒、牧師、……等職份。另外,從原文來看,這裡指的是五種恩賜還是四種恩賜也沒有定論,因為在原文裡:「牧師和教師」前面只有一個定冠詞。所以也可以解釋牧師和教師是相同的一個恩賜,只是在表現上有所不同而已。所以,個人認為保羅再此指的是聖靈賜給教會領袖的恩賜,而非固定的職份,若是單指固定的職份,那麼規模較小的教會,豈不是湊不起這五種職份,更遑論下面的建立教會了?

 

與其去花時間去爭辯和確認誰是使徒、誰又比較像先知?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上帝賜給教會不同恩賜為的是什麼?12節告訴我們: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先知、使徒、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等恩賜有不同的呈現,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使信徒被成全,成全也有裝備的意思。也就是說上帝將各樣建造教會的恩賜賞賜給教會的領袖(不只是傳道人,廣義的來講,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是領袖),而我們領受了恩賜,就應該妥善的運用恩賜來建立教會。

 

接下來保羅描繪了基督徒成長的軌跡(12~16節),基督信仰一向不是獨善其身的宗教,基督徒的成長是被放在教會生活中的。我們在教會中認識真道、扎根信仰,使我們不被異端所迷惑;我們在教會中實踐耶穌彼此相愛的吩咐,使我們明白自己的愛有限、也體會到耶穌的愛有何等的大;而教會也因為每個信徒的信仰成熟,而能夠彰顯上帝的榮耀、見證基督的福音、並且帶給社會正面的影響力。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裡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神的奧祕。

2. 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3. 我在你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

4. 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

5. 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

6. 然而,在完全的人中,我們也講智慧。但不是這世上的智慧,也不是這世上有權有位、將要敗亡之人的智慧。

7. 我們講的,乃是從前所隱藏、神奧祕的智慧,就是神在萬世以前預定使我們得榮耀的。

8. 這智慧世上有權有位的人沒有一個知道的、他們若知道,就不把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了。

9. 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10. 只有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11. 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

 

這段經文可以算是保羅論述十架神學和聖靈工作非常重要的論述。眾所週知保羅並非沒有學問的小民,他曾經在希臘的雅典跟那些喜歡論證哲學的希臘人用哲學的方式來論證信仰,但他卻在哥林多人的面前定了主意,不用高言大智來傳講基督信仰,因為他清楚地知道福音的核心就是~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保羅放棄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去說服別人相信上帝,因為他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是來自於上帝的智慧,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一章就寫道:「上帝的愚拙總比人智慧」(林前一25)。既然如此,與其用自己的方法去辯論說明信仰,不如讓上帝來工作。但我們已別誤以為保羅是反智的,以為智慧(或理性)不重要,他沒有去否定理性的重要性,而是願意更高舉上帝的智慧。他說神的智慧本來是隱藏的、是奧祕的,即使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都沒有辦法領會。那麼,人又如何能夠領受這樣的智慧呢?保羅強調,這是聖靈的工作,也就是說我們如何能夠相信並接受「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呢?是透過聖靈的工作,也就是說傳福音的人宣講「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的道理(外在的道),而聖靈在人的心裡工作(內在的道),使人能夠認識「從前所隱藏、神奧祕的智慧」。

 

保羅的論述讓我們清楚,人的得救在乎福音的宣講及聖靈的工作,所以我們不需要以花俏的方式或華麗的包裝來詮釋信仰,乃是將福音正確無誤的宣講出來,然後讓聖靈在人的心裡面工作。但我們也必須注意,保羅並沒有貶抑人世間的理性,我們也應當正確地使用理性來研讀、解釋上帝的話語,而不是單憑所謂聖靈的啟示或感動而摒棄了上帝藉著聖經要向我們所說的話。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課輔班剪影  

傳愛課輔班成立至今已經超過五年了,現在每學期都能接觸到100名的學生。除了人數和合作學校的增加以外,我們一直都期待將服務地範圍更加擴大。

日前我去拜訪了介壽國小輔導室的主任,本來是為了介紹神兵奇航夏令營,當然不忘問主任,最近有沒有學生要介紹到傳愛課輔班?不料,主任拋給我一個更大的問題。

主要是學校有孩子因為親職失能的關係已經面臨中輟,主任和社工想盡了辦法卻覺得力有未逮,因此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

基於多走一哩路的看見,我們很快地就決定嘗試接下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由我們的同工每天早上去中輟生的家裡接人(而且很可能必須叫人起床)並送到學校(一定得要送到班上),放學後再由我們的同工送至傳愛課輔班,將他們留到晚上九點。讓他們減少跟外界不良影響的接觸,漸漸地使他們的作息恢復。

想法很簡單,但是實際上的執行卻不是那麼容易,這些孩子的壞習慣已經養成,對於學習是沒有什麼動力的,個性上也可能有許多的需要對付的,我們怎麼能承擔這些呢?其實不僅是同工們會擔心,身為社關部主任的我也會擔心,而且老實說還有一點害怕,怕我們無法承擔,怕孩子的管教問題,怕這些孩子影響了本來的孩子.......。

說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我又很清楚這是上帝呼召的使命,我只想起耶和華對約書亞的吩咐:「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一9)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5. 到了天亮,官長打發差役來,說:釋放那兩個人吧。

36. 禁卒就把這話告訴保羅說:官長打發人來叫釋放你們,如今可以出監,平平安安地去吧。

37. 保羅卻說:我們是羅馬人,並沒有定罪,他們就在眾人面前打了我們,又把我們下在監裡,現在要私下攆我們出去嗎?這是不行的。叫他們自己來領我們出去吧!

38. 差役把這話回稟官長。官長聽見他們是羅馬人,就害怕了,

39. 於是來勸他們,領他們出來,請他們離開那城。

40. 二人出了監,往呂底亞家裡去;見了弟兄們,勸慰他們一番,就走了。

 

有些人在讀聖經的時候會有一個現象,就是當讀到一個重要的大事後,往往會忽略後文寫些什麼或發生什麼事?今天這段經文之前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就是當保羅和西拉在監獄裡面禱告、唱詩讚美上帝時,地大震動、堅門大開、鎖鏈斷開……,獄卒因恐懼犯人逃跑意欲自殺時,被保羅攔阻並告訴他很重要的一句話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由於這段故事太有戲劇張力,有人拿來講「敬拜讚美的大能」;有人拿來說「一人得救、全家得救」(這兩項並非今天所要探討的主題)。所以我們往往忽略了後面的這一小段。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到了早上,非法拘捕和毆打保羅他們的官長吩咐釋放他們,但保羅並沒有存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乖乖閉嘴走人,他反而相對地強調自己是羅馬人的身分……。要求長官依律行事,不能偷偷摸摸地息事寧人。換句我們常說的廣告台詞就是「不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

 

許多時候我們是鄉愿的、怕事的,遇到了有些衝突或不合理的事情,會為了表面的和諧或者是膽小怕事而不聲張自己該有的權利(好聽的說法是:要有愛心),但保羅在這裡給我們一個示範,因為他如果不強調自己的權利,受害的不只是他自己,惡例一開所有教會肢體都會面臨同樣的逼迫。保羅強調自己是羅馬公民的身分,一方面要官長們必須按著羅馬政府的法律處置他,不能動用私刑、要公開的審理;一方面也成為教會的遮蓋,讓地方官吏不能輕易地找教會的麻煩。基督徒不是離群索居,也沒有自外於地上的法律,以愛心行事固然重要,但是該有的權利也應該積極保護與爭取。另外,我們也從這整段事情中看到上帝的保守,雖然他們被下到監獄,雖然他們被人以私刑毆打,但是他們卻帶領了獄卒一家人受洗信主,最後也平平安安地被釋放了。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 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又說:你要寫上;因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

6. 他又對我說: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

7. 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兒子。

8. 惟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

9. 拿著七個金碗、盛滿末後七災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要將新婦,就是羔羊的妻,指給你看。

10. 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就帶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將那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指示我。

11. 城中有神的榮耀;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

12. 有高大的牆,有十二個門,門上有十二位天使;門上又寫著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

13. 東邊有三門、北邊有三門、南邊有三門、西邊有三門。

14. 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

 

有許多人視讀啟示錄為畏途,因為裡面有大量的啟示性文體,但是我們閱讀聖經還是要有一個觀念,就是第一步是從字面上去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思,而不是凡事都從靈異方面的解釋去思考經文的意思。這段經文雖然仍舊有許多啟示性色彩,但從字面上也不難看出使徒約翰所要表達的意思。

 

前一陣子,有人給我看了幾幅圖畫,說是一位基督徒在異象中看到了地獄的光景,然後把它畫出來警告世人。那幾幅畫就我看來,就好像以前看到民間宗教裡所描繪的那些上刀山、下油鍋、拔舌頭、……等等的地獄圖像,只不過裡面增加了一些基督教元素罷了。

 

聖經其實沒有告訴我們地獄裡有這些東西,但在今天的這段經文中卻說明了,有人要經過第二次的死。也就是說,當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他要施行審判,那些「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給我們嚴厲的提醒和警告。

 

但這段經文不只是給我們警告,也給了我們盼望。因為坐寶座的基督要將一切都更新了,他應許說:「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兒子。」並且這段經文的後面讓我們可以一窺聖城的榮耀。

 

永生或永死其實都繫於坐寶座的,他宣告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若要承受產業,若要作上帝的兒子,我們就當單單信靠為我們被釘十架,並從死裡復活的耶穌基督。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服事筆記】同著我去的,還有這六位弟兄(使徒行傳11:12)  

 

鶯歌小組開始聚會三次,我們終於盼到了鶯歌關懷中心的固定成員~秀麗來到我們當中。這些年來她和她的先生、孩子始終穩定地參加鶯歌關懷中心的主日崇拜,不管是只有五個人,還是到了現在的稍具雛形,真的可謂不離不棄。

今天小組聚會時,大家都分享了自己來到關懷中心的心路歷程,家賢長老、峻珊姊妹因著聖靈感動而選擇來到鶯歌支援;相對的,一直堅持的秀麗和怡伶則是更為難得(當然還有今天同時在帶領隆恩小組的忠明弟兄)。近來,我們漸漸看到了鶯歌關懷中心有些變化,兒童活力派穩定了、鶯歌小組成立了、社區課程開始了......幾乎每週都有新面孔出現在教會裡面。

今天小組討論的經文是使徒行傳11:1~18,第12節後段:「同著我去的,還有這六位弟兄」是這段經文較不被注意到的一小節經文。但今天小組分享時上帝卻帶領我把眼光注視到這節經文。彼得和六位弟兄成為哥尼流一家蒙恩的見證人,相信同著我去鶯歌開拓的這一小群人,未來將見證上帝在鶯歌這塊土地所要成就的事......

 

 

 

 

 

 

行在光明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